首页 资讯 正文

“5元自助餐”破圈引共鸣:平凡生活里,草根力量最温暖

体育正文 13 0

“5元自助餐”破圈引共鸣:平凡生活里,草根力量最温暖

“5元自助餐”破圈引共鸣:平凡生活里,草根力量最温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石晟绮 李梦瑶(lǐmèngyáo) 小孟的灶台(zàotái),这些天意外成为流量时代的“圣地”。 济南市天桥区柳行(liǔxíng)城中村的(de)“5元自助餐”,引发了人们心底的共鸣,不少人来到这里寻找记忆中的感觉,也有人特意前来感受打动人心的“草根力量”。“热闹会散,但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小孟说(xiǎomèngshuō)。 小孟站在案板前,菜刀起落间,土豆丝簌簌(sùsù)落下。厨房外,七八个不锈钢(bùxiùgāng)盆一字排开,三道菜已经炒(chǎo)好:西红柿炒鸡蛋、炒豆皮、白菜炒粉皮。隔着门,油烟气飘向门外。 5月29日下午,刚过4点,小店门口就已热闹非凡,不少食客慕名而来,想一探(yītàn)5元(yuán)盒饭的“真面目”。 “以前下午5点才开张,现在4点就(jiù)有人来吃饭了。”小孟的声音带着兴奋,这两天生意比之前好很多,菜很快就卖完了。“从前我‘佛系(fóxì)’得很,一锅菜炒完,傍晚卖光了就关门大吉。可如今很多人专门前来(qiánlái),我自己既要招待(zhāodài)顾客,又要炒菜,锅铲都抡冒烟了也(yě)供不上。”小孟说,自己原本想请个厨师来帮忙,“但别人(biérén)炒的味道不知咋样,我不放心(fàngxīn)交给别人,菜品质量还得有保证,所以还是决定自己来”。 小孟一边(yībiān)招呼着客人打菜,一边架起手机,准备直播。以前小孟也玩直播,不过都是在(zài)收摊之后。“之前(zhīqián)直播间只有1000多人,现在流量增长了好几倍,最火的那天,有1万人进了直播间。”小孟说,随着流量越来越大,现在他便改成从下午就开始(kāishǐ)直播。 逼仄(bīzè)的小店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不得不侧身通行。屋内(wūnèi)的小桌早已无处安放,统统被安置在了店外的道路两旁。一种奇妙的默契(mòqì)在蒸腾的热气中弥漫:顾客们自己打菜、自己付钱、自己寻个角落扒饭。 山东财经大学大二学生陈阳和同学“占领”了一张小桌,端着刚(gāng)打好的(de)菜(cài)挤出小店开始进餐。一旁穿制服的外卖小哥、挎布包的打工人、背着双肩包的上班族,都捧着餐盒坐在台阶上吃得热乎。 “确实很值(hěnzhí),5元一份,七菜一汤,真实惠。”陈阳说,自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小孟(xiǎomèng)的快餐店,出于好奇想来尝尝,没想到性价比这么高(gāo)。 自从小店火了以后(yǐhòu),店门口也来了好多直播(zhíbō)的自媒体,还有人嬉笑着凑(còu)上前,向小孟抛个段子:“老板,五块钱,有葱烧海参不?”小孟看到这阵仗,都会开着玩笑回应几句,“我也很理解他们,都是为了(wèile)做账号嘛。” 经常来的一位建筑工人还不知道小孟火了(le),走到店门口(diànménkǒu),看到这么多人,不禁惊讶地问:“还能吃饭吗?”“能!就是没地方坐了,送(sòng)你一瓶饮料吧。”小孟爽快地招呼他进屋。 小孟说,自己(zìjǐ)其实是个“野路子”厨师。 小孟并不是济南人。从机械设计与(yǔ)制造(zhìzào)专业毕业后,小孟进入济南一家机械厂,开启了“济漂”生活。 “说实话(shuōshíhuà),干了没多久,就觉得这工作不适合我,每天重复地拧螺丝钉,没什么意思,就开始另谋出路了。”小孟说(xiǎomèngshuō),虽然那时薪水比较稳定,住在单位宿舍,但那样的(de)生活,让他觉得一眼就望到了头。 不过,不靠技术吃饭,还能干点啥?专科学历的他,在(zài)离职后碰了(le)不少壁,不知怎么,就和“厨师”这个行业结了缘。“我自己在做饭方面还算有点兴趣和天赋,于是找工作的方向就瞄准(miáozhǔn)了餐饮行业。”小孟细数着自己曾干过后(guòhòu)厨的饭店,许多都是在济南人气很旺(hěnwàng)的连锁餐饮店。 那些年,小孟的生活就像这座城市里无数(wúshù)打工者的缩影:工作(gōngzuò)换了一份又一份,住处搬了一处又一处,却始终在这个城市里“漂”着。 “有时晚上在(zài)柳行附近闲逛(xiánguàng),经常能看到晚归的工人们蹲在台阶上,这里有太多为生活咬牙坚持的人。”小孟说,一天(yītiān)的辛劳刻在他们(tāmen)脸上,但眉眼间不见多少愁苦,反而常常能听见几声爽朗的笑谈,他们互相打趣着当天的活计,分享着家里孩子的趣事,或是盘算着下个月能攒下多少钱寄回老家(huílǎojiā)。 “他们身上有一种对明天的朴素期盼。”也许是因为自己也处在迷茫的人(rén)生状态中,抑或(yìhuò)与柳行里的人产生了共情,经营“5元(yuán)自助餐”的念头,在小孟脑海里慢慢成形。 “30多岁(duōsuì)的人了,总不能(bùnéng)一直这么(zhème)漂着。”小孟坦言,其实那时开这家店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赚点钱,不想让自己混一辈子,得给自己找个着落。”小孟说,这个店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自己。 “在(zài)(zài)柳行附近生活了七八年,这里(zhèlǐ)是我在济南奋斗的起点,再(zài)回到这里,感觉那时的记忆又回来了。”特意来小店打卡的王宁说,见到小孟很亲切,就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原来柳行那盏属于奋斗者的灯,从未熄灭过”。 在(zài)门口的饮料箱上,还摆放着一面(yímiàn)锦旗,上面写着“妈妈的味道”。送锦旗的小宋说,自己来店里吃了两次饭,感觉不仅便宜实惠,而且店主也很亲切,“大家都是在济南(jǐnán)打拼(dǎpīn)的年轻人,我觉得这个店的存在特别有意义”。 “想去(qù)尝尝小孟(xiǎomèng)的(de)手艺,顺便看看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让我回忆起曾经艰苦奋斗过的自己。”“平凡的人书写(shūxiě)着不平凡的生活,我们都是如此。”……一条意外的“差评”,让“5元自助餐”意外走红,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无数人的记忆闸门。 小孟说,看到这些评论,也让自己对这家店有了新的思考,“比原来更有责任感(zérèngǎn)了吧,希望把这个(zhègè)店好好经营下去”。 随着“5元自助餐”登上全国热搜,自己的店面出现(chūxiàn)在(zài)各大媒体,虽然(suīrán)表面上看起来很淡定,但小孟内心多多少少有些惶恐,“这两天过得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小店赚了多少钱”。 “说实话,5块钱的盒饭,刨去成本剩不下多少。”为了维持经营,小孟摸索(mōsuǒ)出直播(zhíbō)这个“副业”。 除了展现备菜、炒菜的过程,直播间也成为他与网友们交流的场所。“有人(yǒurén)在直播里评论,说想从澳大利亚专程回国来我的小店吃饭。”刚看到类似留言时,小孟挺兴奋,可(kě)仔细想想,他还是希望大家理性(lǐxìng)看待自己的小店,“现在人气火爆当然是好,但(dàn)热度总有过去的一天。当大家的新鲜(xīnxiān)劲儿(jìner)退去,这家店又将变回柳行里一家普普通通的快餐店”。 对于爆红后的规划,小孟有务实的打算:“这两天会好好(hǎohǎo)盘算一下成本,然后(ránhòu)用所赚的钱,改善一下厨房设备,让专程来支持我的顾客,能有更好的就餐体验;另一方面我不会涨价(zhǎngjià),因为(yīnwèi)打工人需要的是实惠,不是网红。” “人们都(dōu)说我这个店良心、实在,其实大家只是透过(tòuguò)我和这家小店,看到了平凡(píngfán)和真实的生活,看到了为生活坚持奋斗的那群人。”小孟说,以后直播,他想多分享一些正能量的东西,“生活再难,总有人在为你(nǐ)默默‘加菜’”。 “老板,200人的团建餐,店里接不接?”“今天鱼子酱有点咸了,明天希望(xīwàng)改进一下。”晚上8点多,4000多人在(zài)线的直播间里,小孟正回复着网友们的评论(pínglùn);许多粉丝(fěnsī)依旧想寄些本地的特产过来,给门店“加菜”;团购页面的“推荐菜”里,“澳洲龙虾”“佛跳墙”“香煎牛排”等菜品(càipǐn)的推荐数还在与日俱增。 “虽然大家都在玩梗,但是真希望你好好开下去,因为大家都有落魄(luòpò)的时候。看起来5块钱不多,但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小孟某条视频的评论区,有人(yǒurén)留下这样(zhèyàng)一条评论。 新闻线索(xīnwénxiànsuǒ)报料通道:应用(yìngyòng)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5元自助餐”破圈引共鸣:平凡生活里,草根力量最温暖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