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咸安:新质生产力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

体育正文 82 0

咸安:新质生产力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

咸安:新质生产力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

“感谢咸(xián)宁市七彩牧场供应链有限公司让我们顺丰冷运集散分拣中心顺利入驻,完善(wánshàn)我们的牛羊肉(niúyángròu)冷链物流板块。”5月21日,湖北顺丰速运(shùnfēngsùyùn)有限公司业务(yèwù)中心负责人李静满意地走出京港澳高速咸安北出口附近的咸宁市七彩牧场供应链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包括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新鲜牛羊肉在内(zàinèi)的畜牧、海鲜等,可以随着顺丰物流的车轮快捷抵达消费者餐桌。 4月12日,总投资(tóuzī)超10亿元的湖北金林种(línzhǒng)芯智造生态牧场项目与咸安正式签约,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金林,在咸建设(jiànshè)4000头种猪核心育种基地。 4月3日,咸安区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9个现代农业项目共总投资达(dá)101.6亿元(yìyuán)。 一大批农业新(xīn)项目、新业态(yètài)加速涌进咸安区,在桂乡大地澎湃新动能(dòngnéng)。“作为咸宁的首善之区,我们咸安区既要引进(yǐnjìn)这些具有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等特征的新质(xīnzhì)生产力项目,也要让传统农业龙头‘老树发新芽’,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为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lǜsè)发展重要增长极赋能、添彩。”咸安区委书记李军平信心满怀。 一条链“南北(nánběi)”交响—— 从草原牧场到数字(shùzì)中枢 北风卷过锡林郭勒草原,羊群如云朵般游动;南方的(de)咸宁,桂花香漫过向阳湖畔。2023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条(yītiáo)横跨中国南北(nánběi)的供应链,将两地紧紧相连。 彼时,咸宁市、咸安区供销社为(wèi)本地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需要高品质的有机肥(yǒujīféi)而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考察,内蒙古退役军人企业家赵(zhào)志军敏锐地察觉到咸安独特(dútè)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持力度,来到咸安成立湖北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链接家乡锡林郭勒盟的优质羊粪资源,生产高品质生物有机肥、水溶肥。在市区两级大力支持下(xià),2024年5月(yuè),建成年产20万吨植物营养功能性(gōngnéngxìng)有机质载体肥料生产线。 桂香浮动中(zhōng),赵志军(zhìjūn)爱上这座香城泉都。日子久了,他也想念内蒙古草原上那散发着奶香的牛羊肉,“如果(rúguǒ)在这里可以吃到家乡味道就好了!”空闲时间,赵志军忍不住念叨。 听闻赵志军的这个梦想(mèngxiǎng),咸安区主要领导带他来到咸安区2023年申请7000万元专项债资金建设的55亩冷链物流(wùliú)中心(zhōngxīn)——该地段紧邻京港澳高速,可(kě)快速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距潘家湾深水码头也只有30公里,却因“缺个好项目”沉睡一年。“就是这里了!”赵志军一敲(yīqiāo)桌子。 锡盟羊肉进华中,咸宁茶叶销内蒙,赵(zhào)志军(zhìjūn)谋划着两地的双向奔赴。但建仓、加工、物流,投资巨大。咸安区反应迅速:“我们合资!”湖北香城资产运营(yùnyíng)有限公司注资850万元;40亩预留地同步划出,为产业链延伸留足空间。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全程跟进,赵志军协调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新鲜(xīnxiān)牛羊肉资源(zīyuán),并带来(dàilái)成熟的云仓配送模式。2024年11月,协议落笔,半年后,生产线轰鸣响起。 走进七彩牧场咸安仓,冷气扑面。4500平方米冻库货架整整齐齐,锡盟来的师傅手起刀落,培训本地员工麻利地将羊排、羊肉卷分割、分装完毕。“鲜肉24小时到(dào)华中,冻品48小时发全国!隔壁就是打包车间,抖音、盒马鲜生(xiānshēng)、美团(měituán)小象的订单(dìngdān)声会在那里响个不停。”赵志军语气自豪,线上云仓、线下(xiànxià)门店同步供货(gōnghuò),日均3万单“飞”向全国。 5月17日,咸宁市咸安区(xiánānqū)七彩牧场供应链有限公司招商暨签约仪式高潮迭起。锡盟(xīméng)企业的《万马奔腾》刚罢(bà),咸宁民歌《江南桂花香》悠扬响起。来自北京(běijīng)、内蒙古、贵州等地的7家企业当场签约,200家华中门店计划敲定。“从草原到餐桌,咸安是黄金枢纽(shūniǔ)!”合作伙伴赞叹。 链上开花。如今,30吨羊肉常备咸安仓,年加工能力逾千吨。年2亿元销售额、500万元税收、200个岗位,只是(shì)起点。“到2030年营业收入将达(dá)10亿元,带动就业超1000人。”赵(zhào)志军信心十足,在他的背后,是内蒙古牛羊肉前置仓落子咸安的承诺(chéngnuò)。 “当好在咸内蒙古企业最坚强的(de)后盾、最温暖的港湾、最信赖的伙伴,努力推动产业链成为合作(hézuò)链,供应链成为共赢链,奏响南北共富交响曲。”李军平伸开(shēnkāi)双臂拥抱“北羊南运,南茶北行”供应链。 一朵花“数智”绽放(zhànfàng)—— 从(cóng)本草纲目到云端药库 咸安经开区的真奥药业智能仓库里,三台(sāntái)5G机器人正以每小时700箱的速度搬运药品(yàopǐn)。这些(zhèxiē)印着“金银花口服液”字样的箱子,即将发往全国3000多家医院和药店。 这款年销1.6亿支的“抗疫明星”,源于一场传统(chuántǒng)中药的“技术突围(tūwéi)”。 时针(shízhēn)拨回2017年。时任真奥药业化验室主任的毛(máo)志海盯着试管(shìguǎn)里浑浊的金银花提取液发愁——当时行业普遍采用高温蒸煮工艺,6%的有效成分提取率让产品如同“泥巴水”。 转机藏在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室。团队发现,将投料温度控制在80℃、采用蒸汽瞬间热(rè)冲击,有效成分(yǒuxiàochéngfèn)绿原(lǜyuán)酸含量骤增至24%。这项动态逆流提取技术,让金银花口服液(kǒufúyè)拿下国家发明专利,更使单支药液抵得上传统饮片一箱的疗效。2019年,真奥将山东平邑500吨道地(dì)金银花“吃干榨净”,当年产值突破5亿元。 “我们不停地在生产工艺(shēngchǎngōngyì)上升级,仅以外包装为例(wèilì),从容易摔碎的玻璃瓶到一撕即开的软袋包装,我们进行了三次升级。”升任副总经理的毛志海,主导新上了全自动灌装线,2023年,企业又投入600万元引入5G机器人,将(jiāng)仓储(cāngchǔ)效率(xiàolǜ)提升3倍,能耗降低40%,一举获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政府的无形推手更为关键。从区卫健委到国家医保局,三级部门接力跑(jiēlìpǎo),帮企业打通医保目录申报(shēnbào)通道。2020年,真奥(zhēnào)金银花口服液产品纳入医保后,销量从1000万盒飙升至如今的近3000万盒,带动咸宁生物医药(shēngwùyīyào)产业晋级“省级(shěngjí)新型工业化(gōngyèhuà)产业示范基地”。2024年底,咸安区领导为真奥金银花药业有限公司等4个产业“工程师工作室”授牌;2025年初春(chūchūn),2025年度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早春行”咸宁推进(tuījìn)会上,真奥金银花药业获得汉口银行5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用于打造金银花百亿产业集群。 一朵金银花让黄土生金。名不见经传的咸安区双溪桥镇毛祠村,现已成为真奥药业供应链上(shàng)的重要一环(zhòngyàoyīhuán),这里种下的370亩金银花,正冒出新芽。“种苗由真奥免费提供,亩收益1.5万元。”村党总支书记陈邦胜介绍,优质金银花的种植(zhòngzhí)基地,如今已经扩展到周边的嘉鱼、通山、崇阳(chóngyáng)等县(xiàn)。 从(cóng)《本草纲目》里的清热解毒方,到云端药库里的数字订单,咸安用一朵金银花串起了“科技—产业—民生”的黄金链,传统(chuántǒng)中药正以“数智”之笔(zhībǐ),书写新时代的“草木传奇”。 一根麻“黑灯(hēidēng)”突围—— 从“麻袋作坊”站上国际商贸大(dà)舞台 “从(cóng)2025年春天开始,市场上亚麻原料定价以我们(wǒmen)报价为基准。”这家坐落在咸安区双溪桥镇(qiáozhèn)、曾经的麻绳、麻袋作坊,如今已从全国麻纺行业“跟跑者”变成细分领域的“定价者”。 咸安素称中国苎麻之乡(xiāng),高峰时曾有近30万亩种植面积,1978年,与之配套的乡镇加工(jiāgōng)小(xiǎo)厂应运而生,这便是今天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但传统化学脱胶工艺产生的强酸强碱废水一度让苎麻之乡陷入困境,精华集团总经理胡(hú)振华回忆:“当时每生产1吨精干麻,要消耗10吨水、排放大量污染物。”2008年(nián),咸安区20多家(duōjiā)苎麻企业因环保不达标(dábiāo)被关停。 苎麻原料需要出口,市场需要麻纺织品(fǎngzhīpǐn)。精华集团迎难而上,与(yǔ)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团队(tuánduì)耗时6年培育出“吃胶菌株”,用生物脱胶(tuōjiāo)替代化学(huàxué)工艺,使废水排放减少57%、成本降低2000元/吨。这项技术让精华集团成为全国首家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麻纺企业,并拿下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基于此,精华集团也承接住了法国亚麻(yàmá)产业的(de)转移,又进行了洋为中用的技术革新——精华集团外贸负责人透露(tòulù),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在亚麻纺纱核心技术上取得(qǔde)突破,目前能生产出手感(gǎn)更好,舒适度更高的亚麻纱系类产品,迅速抢占Zara、无印良品等国际快消品牌供应链。 这个革新的(de)(de)“代价”之一就是:同行采购50万元/台的细纱机,精华纺织公司花100万元买(mǎi)更高端的设备。“贵一倍的机器,能将更便宜的粗纤维汉麻变得细柔(xìróu)如桑蚕丝,做出来的混纺布料像丝绸一样光滑,又兼具麻纺织品的透气性。”技术总监解释。 这种精益求精让精华集团跻身全国麻纺三强,“白练”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自主(zìzhǔ)开发(kāifā)的30s—40s精梳(jīngshū)苎麻棉混纺(hùnfǎng)本色纱线和(hé)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被(bèi)外商誉为“中华纱”,高支汉麻混纺面料卖到60万元/吨,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守住匠心,才能让‘中国草’织就世界级品牌。”精华集团董事长、创始人胡祖德坦言。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精华集团迎面而上。旗下湖北(húběi)天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咸安经开区投资6亿元(yìyuán)建设占地300亩的高效短流程智能化纺纱建设项目,依托咸宁特色苎(zhù)亚麻生物质纤维资源,选取国内经纬(jīngwěi)纺机、国外赐来福全自动络筒机等325台(套)高端智能化生产设备,开发高支数的苎亚麻混纺纤维产品。 这也是全国麻纺行业首家“黑灯工厂”。项目投产后,车间(chējiān)没有工人穿梭,只有智能(zhìnéng)机器人24小时运转——2700米(mǐ)的风管道沟槽吸附飞花杂质,全自动络筒机将纱线瑕疵率降至0.1%。项目负责人(fùzérén)沈道远介绍(jièshào),正式投产后,可年产麻类纱线2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上缴税收2800万元,利润(lìrùn)3500万元,还可解决300余人劳动就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双溪桥镇,3000名村民(cūnmín)(cūnmín)依托麻产业链就业。村民蔡丹返乡成立合作社(hézuòshè),带动30多户种植苎麻,亩平千元的利润鼓起了村民的荷包。 面对(miànduì)精华集团不断扩大的产能,咸安区投入300万元支持苎麻产业发展,计划将(jiāng)苎麻基地恢复至3万亩,“免费提供产量较高的中苎1号、华苎4号、香苎3号等(děng)优质种苗(zhǒngmiáo),种一亩麻补贴400元,规模达到30亩的种植户,精华纺织再奖励一台剥麻机。”蔡丹介绍。(作者:彭翠楠、胡剑芳(hújiànfāng)、李婷婷) 湖北(húběi)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zhǎngshàng)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hùdòng)等系列特色功能。
咸安:新质生产力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